人们常说: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”但我以为,近墨者未必黑,只要我们信念坚定,不但能近墨不黑,而且可使墨者不黑。
周敦颐在《爱莲说》一文中曾颂扬荷花“出淤泥而不染”。因为荷花是花中君子,它出于淤泥却又亭亭玉立,不染尘滓。类推到我们人类,不也正是如此吗?
闻名中外的“好八连”,在上海刚解放时来到这座最“墨”的城市,天天与流氓罪犯打交道,真可谓“近墨”。但“好八连”的全体战士坚守纪律,坚定自己的革命信念,不为物欲所动,未被“香风”吹倒,表现了革命战士的崇高风格,终于完成了任务。这不是“近墨不黑”的证明吗?
再如军阀混战时期的冯玉祥将军,他立身于污浊的社会环境中,却坚守自己的节操,不贪污,不受贿,爱护民众,这不也是“近墨不黑”的证明吗?
10多年来,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,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,国外一些腐朽没落的东西,也不可避免地涌进国门,毒害人们的思想,侵蚀社会主义制度。由此看来,对外开放留给我们一个怎样才能“近墨不黑”的难题,这就要求全国人民必须端正思想,坚定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,从自身做起,“出淤泥而不染”,并且教育、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,特别是青少年一代,要看清自己肩负的建设祖国的重任。只有这样,改革开放的目的才能得以最终实现。
同学们,我们不能固守陈旧的观念,怕被染黑而不敢近墨,因为是“墨”是“朱”最终取决于我们自己。因此,在开放搞活的今天,我们每一个青年,都应加强自身良好素质的培养,敢于“近墨”,做到“近墨不黑”,进而使“墨者”变“赤”。
这就是我讲的“近墨者未必黑”的道理。
评论